0%

The City of Life and Death

  13日看的《南京!南京》,不知道为什么把南京的名字叫两遍,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厚重,提到南京就令人想起令人悲痛的往事,1937年12月13日,南京沦陷。

  先说影片吧!

  颜色,黑白。看不见绚丽的颜色,天空没有颜色,花草没有颜色,房屋没有颜色,人也没有颜色,展现一种绝望与黑暗的感觉。也许是为了体现历史的沉重感。

  第一场枪战。没有血肉模糊,片中连一滴血都看不到,当然这不是一部体现战争残酷的战争片,也不是体现男子气概的动作片。没有突出的战斗策略,不像《拯救大兵瑞恩》那么有条有理,有细节,有的只是一片混战,展现的是南京最后一股反抗的力量,当然这给了我们一丝希望。这最后一股反抗力量居然打赢了敌人的先头小部队。《拯救》最后赶来增援的是的正义方(那边是正义?)而这部影片里最后来的确是敌人的增援。先给人以一线希望,然后令这个希望坠落万丈深渊,我们知道,从现在起,悲剧就已经开始。

  枪杀。日本兵准备枪杀所有的俘虏。用不流利的中文命令俘虏“起立”,“向后转”,”向前走“……走向刑场。被俘的民众唯命是从,任人宰割,当然他们有的只是对于生命的一点点渴望。被俘的军人开始从不听从日本兵的命令,有的是军人的尊严,与身为中国人的骨气。后来又纷纷起身走向刑场,体现军人的不怕死的牺牲精神。(不过两个衔接上是不是有点问题?)

  打麻将。难民区外面是枪声战火,里面却安安心心地挫起了麻将,是麻木了吗?还是根本就是事不关己,心安理得小市民思想?

  理发。为了不让自己被强暴,女子被迫理成短发假扮男子。其中一个妓女居然口口声声说为以后的生计而拒绝理发。麻木的小市民啊……

  强暴。整部片子大部分的描写用在了强暴上。(我不知道这是为何,是为了契合其中一个日本慰安妇,还是如今女权问题成了时事?)

  场景。我说的是背景,地点。有成为废墟的南京城,教堂里,街上,屋子里(不知那里的屋子里,我的意思是没有流动,蒙太奇手法也许可以弥补。),南京难民区,刑场,一条无尽的两边开满花的路。

  人物。刘烨演的军人,是最后一股反抗力量,是军人的代表。被俘,要被枪杀时,他第一个起身,走向刑场。高圆圆演的姜老师,还有作为人的爱心,怜悯心,尊严。范伟演的唐先生,有小市民的自保思想,也有作为中国人的骨气,与人性。中泉英雄演的角川,自始至终只杀过两个人,一个是姜老师,一个是自己。杀姜老师是为了保住姜老师的尊严,成全姜老师。自杀是不堪忍受生活在人间却如同置身炼狱。角川是日本兵中唯一一个还保留有人性的人,是看清了真实的人,其他日本兵的人性都是麻木的,兽性袒露无遗。角川这个角色我感觉是一个突破,不能说影片对角川这样的人有多么的赞扬,但确实是以前此类电影所没有的。但是,影片里面似乎又无形的将(也许他本来没有,只是我们臆想。)角川与其他日本兵对比,将角川与中国的小市民对比。百合子,同许多被日本兵拉去逼迫做慰安妇的女人一样,也是被折磨致死。也是一种对比,我们可以看到,日本兵的麻木与兽性所达到的程度,总之是没有留丝毫的人性,就算是自己的国人又如何。顺子,也是和刘烨一起的军人,但是他在刑场上活了下来。这个人我不懂,从军人沦落到小市民,丧失了血性,后来成了只为求生,甚至向姜老师求救,间接害了姜老师,最后角川放了小孩和顺子,顺子脸上居然笑开了花,我不懂,我很不懂。群众演员,也许是因为面对一个沉重的历史,每个人都很投入,都很传神,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其他内地片子。

   两年前看过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,义愤填膺,如今又看了拍的影片居然没有过多的想法。难道是我麻木了?

有疑问或建议请发邮件到junxie01@gmail.com。